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绵阳科技城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川办函〔2018〕44号2018年绵阳科技城建设重点工作安排
2018-05-23 08:30:05

文件名称: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绵阳科技城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川办函〔2018〕44号2018年绵阳科技城建设重点工作安排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2018年绵阳科技城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川办函〔2018〕44号

绵阳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2018年绵阳科技城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5月16日

2018年绵阳科技城建设重点工作安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13次会议、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军民融合、创新驱动,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一号工程为引领,深度整合军地两种资源,着力趟出一条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路子,奋力推进科技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力争2018年科技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在四川塑造一干多枝发展格局和绵阳建设西部经济强市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一)高质量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科技城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发展载体更加坚实,力争新认定军民融合企业50家以上、军民融合企业产值增长12%以上。

(二)高质量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全面完成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纵深推进一批重点关键改革,积极争取在全省改革创新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力争向全省、全国推广绵阳经验模式3条以上。

(三)高质量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争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面积达到115万平方米,入孵企业达到4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稳定在10000家以上。

(四)高质量推进重大高端产业发展。完成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0亿元、产业项目投资154.5亿元,带动科技城园区协调发展。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5%、38%。

(五)高质量推进国家重大专项实施。协调推进在绵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推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某重大装置主体项目、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大型低速风洞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工建设,按计划实施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相关重大项目。

(六)高质量推进对外开放合作。持续举办好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着力将国际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论坛打造成为国家级知名论坛,将科博会打造成为全国军民融合第一展。建好用好对外开放合作平台,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力争实现国内省外到位资金600亿元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着力推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

1.服务保障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某重大装置建设。加快某重大装置相关手续办理和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实施进度,确保五通一平在2018年5月达到相关条件,协调做好争取上级资金和职工家属就学、就业、就医等,推动某重大装置主体项目年内开工建设。(责任单位:绵阳市,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国防科工办等)

2.服务保障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重大工程建设。强化相关用地、规划、建设服务保障,推动大型低速风洞等项目按计划实施,力争国家空气动力数值模拟军民融合工程年内落地开建。支持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实施空气动力重大设备设施跨军民、跨行业、跨地区开放共享。(责任单位:绵阳市,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等)

3.服务保障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实施和参与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承担好国防军工重点型号科研试验,推进九寨发动机、岷江发动机、某型号燃机等民用产品在绵转化,推动绵阳本地企业参与航空发动机配套,支持加快打造规模世界第二的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责任单位:绵阳市,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等)

(二)全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4.健全完善军民融合组织领导体制。在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领导下,组建绵阳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及办公室,制定并实施2018年军民融合工作要点和军民融合相关规划方案、激励政策,加快构建军地院地项目深度对接、改革联合推进、规划政策联动等机制。推动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列入省建设绵阳科技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单位:绵阳市,省编办、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防科工办等)

5.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对接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9张清单,推动年度88项任务全面落地落实。参与做好四川省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工作。全力争取国家首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等试点落地实施。聚焦国家授权先行先试改革举措,确保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试验任务,重点推进兵装58所混合所有制改革、西南科技大学职务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军民两用市场化再研发机制、低空空域开放试点等改革任务,力争形成国、省层面复制推广经验3条以上。突出军民融合特色,发挥科学城创新优势,开展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问题研究。(责任单位:绵阳市,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教育厅、科技厅、省国资委、省国防科工办、省知识产权局、省金融工作局等)

6.着力提升军民融合科技创新能力。深化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市场化运营管理,力争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9.6亿元,整合仪器设备5000台(套),建好西南科技大学省部共建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军民两用技术再研发中心,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创新能力平台,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的军民融合示范平台。统筹整合省级工业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基金支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发展。鼓励在绵军工单位以自主研发的先进军民两用技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军民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责任单位:绵阳市,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省国防科工办等)

7.持续增强军民融合发展实力。持续做好四川省与央属军工集团合作协议的对接落实,积极引进国内外军民融合企业集团尤其是央属军工集团入驻。聚焦航空与燃机、军工电子、核技术应用等国防科技工业,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力争全年集聚企业200家、完成投资110亿元。持续开展军民融合企业认定,军民融合产值突破17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保持50%以上。(责任单位:绵阳市,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省国资委、省国防科工办等)

(三)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

8.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科技城创新中心三期,力争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面积达到115万平方米,入孵企业达到4000家。持续实施涌泉计划,确保科技型中小企业稳定在10000家以上,力争新入统升规60家以上。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力争新增专利申请10280件以上,专利授权4600件以上、专利实施项目1800个以上。(责任单位:绵阳市,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知识产权局等)

9.加强科技金融创新。深化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发挥好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中心、科技支行、保险支公司、担保公司、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绵阳军民融合分中心等金融机构作用,拓展军民融合领域服务功能,推出更多军民融合金融产品。扩大应收账款融资服务试点规模,力争实现融资70亿元以上。运营好科技城产业发展基金、两新产业发展基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等。加强对拟上市挂牌企业的筛选、辅导、培育,全市入库企业达到350家,力争15户中小企业进入全省新三板挂牌重点后备企业名单,5户拟上市企业进入全省首次公开募股(IPO)重点推进企业名单。(责任单位:绵阳市,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省金融工作局、四川银监局、四川证监局、人行成都分行等)

10.强化创新人才聚集和激励。开展国家科研人员激励计划试点,激发科技人才创造活力。用好用活新一轮绵阳科技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实施好千英百团军民融合人才支持计划、涌泉团队支持计划、聚才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对顶尖人才团队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重大科技项目、重点企业等引进的特殊人才开辟专门渠道。运营好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国家科技城(绵阳)分市场,加快建设军民融合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和科技城军民融合人力资源产业园。积极推进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内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在科技城布局设点。建好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九洲技师学院。(责任单位:绵阳市,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国防科工办、省知识产权局、省投资促进局、中科院成都分院等)

(四)加快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和园区建设。

11.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建设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总投资约391.9亿元的74个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抓好地下综合管廊及四横四纵骨干路网,加快科技之心中央公园、安昌河及草溪河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启动引通济安生态项目,力争年内完成投资110亿元。(责任单位:绵阳市,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

12.统筹抓好产业项目推进。在基金、债券方面加大项目支持,推进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总投资795.6亿元的59个产业项目,重点推进京东方、360全国网络能源安全运行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年内完成投资154.5亿元。大力推进电子信息、核技术应用和新材料3个领域、12个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专项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全部开工建设。(责任单位:绵阳市,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省投资促进局等)

13.推动科技城园区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和布局,推动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大力实施园区千百亿工程,支持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加快发展,推动科技城8个省级产业园区协调发展,力争科技城园区工业经济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达到82%,园区产业集中度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责任单位:绵阳市,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商务厅等)

(五)大力发展高端产业。

14.加快两新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积极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积极支持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持续开展项目年工作,加快实施汉能移动能源、威马汽车自动驾驶示范园等重大项目,力争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均同口径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到55%、38%。(责任单位:绵阳市,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省投资促进局等)

15.加快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进360企业安全集团全国安全服务运营总部、网络空间安全军民融合创新中心绵阳分中心建设。加快发展北斗卫星导航、信息安全、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培育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现代供应链等新模式,大力发展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业态。加快建设国家电商示范城市,确保电商交易额突破2800亿元。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力争增长10%。(责任单位:绵阳市,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商务厅、省国防科工办、省投资促进局等)

16.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领航计划,力争新增50亿元以上企业1户、30亿元以上企业1户、10亿元以上企业4户;新增高成长型(含行业小巨人)企业1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户,加快形成千亿级企业领航、百亿级企业带动、十亿级企业支撑的企业集团群体。(责任单位:绵阳市,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商务厅、省国资委、省投资促进局等)

(六)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合作。

17.精心筹办第六届科博会。更加突出军民融合特色,大幅提升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争取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办作为指导单位,加强与国家级协会、学会以及科技领域知名企业合作,着力将国际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论坛打造成为国家级知名论坛,持续办好主宾国活动,力争在项目签约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将相关展览打造成为全国军民融合第一展。(责任单位:绵阳市,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商务厅、省外事侨务办、省国防科工办、省投资促进局、四川博览局、省工商联等)

18.建好对外开放合作平台。积极支持绵阳科技城争创并建设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在完成绵阳出口加工区整改工作基础上,加快中国(绵阳)科技城综合保税区申建进度。加快推进中德产业创新合作平台建设,持续提升绵阳跨境电商产业园、汇桔网知商谷等对外合作载体功能。(责任单位:绵阳市,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商务厅、省外事侨务办、省投资促进局、省政府口岸物流办、成都海关等)

19.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实效。聚焦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县域特色产业园区军民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重点招商项目服务绿卡机制,坚持招新引优、招大引强,力争实现国内省外到位资金600亿元以上,继续保持在全省第2位。(责任单位:绵阳市,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省投资促进局等)

20.切实加强区域合作。主动参与省四项重点工程实施,推动成德绵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成都蓉欧+互联互通战略,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合作,鼓励企业参与跨国并购、合作研发,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24亿元。(责任单位:绵阳市,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商务厅、省投资促进局、省政府口岸物流办、成都海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