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市区基础教育总校制办学意见(试行)
2017-10-13 10:58:35

文件名称:三明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市区基础教育总校制办学意见(试行)

文件编号:明政办〔2017〕118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梅列区、三元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有效整合市区教育资源,加快优质均衡发展进程,打造市区优质教育高地,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推进市区基础教育总校制办学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树立市区教育“一盘棋”思想,坚持优质均衡、科学融合、共建共享、创新驱动导向,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共同提升教育质量为重点,通过建立市区总学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加强校际合作,加大市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力度,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学生享受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增加群众教育获得感。

(二)改革目标。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和下沉、推进共同发展为根本目的,打破不同隶属、不同学段学校的校际壁垒,破除行政归属,建立办学管理统一、资源分配合理、多校协同发展的区域性总校,打造市区基础教育真正的命运共同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整体提升市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和规划引导,统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对总学校的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重大投资等实行宏观管理。

(二)整体规划。将总校制办学改革纳入市区教育综合改革整体规划之中,加强顶层设计和设点布局,明确发展目标,落实改革举措,推动实践创新。

(三)共同发展。以“优质、共建、共享、共进”为主题,通过理念、资源、方法、成果、品牌的共建共享,构建总校制办学各成员学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四)循序渐进。按照“先组建、后优化”的思路逐步推进,市属学校先行先试,区属学校跟进推广,逐步完善总校制发展的思路、办法、模式和运行机制。

三、组建框架

(一)适用范围。市、区所属的学前教育、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高中等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各县(市)可以参照执行。

(二)组建形式。充分发挥市属、区属优质学校资源优势,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紧密合作型总校,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同学段或不同学段等多种形式开展总校制办学。

(三)管理模式。实行总校长负责制,各成员学校设执行校长,总校实行一个法人,也可以多个法人,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总校长在对成员校进行人事调配、经费安排等重要决策时,要征求成员学校隶属教育行政部门意见,达成共识。

四、运行机制

(一)建立“七个机制”

1.建立现代管理机制。建立与创新保障总校制运行的总校长负责制、章程管理制度,以及项目责任制、捆绑考核制等制度,建立以共同愿景为核心、以制度体系为框架、以规则程序为纽带的管理机制,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增强群体认同感与归属感。

2.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整体推进管理经验辐射、课程资源共建、优质师资流动、教育科研互通、校舍场地资源共享、现有信息资源整合,促进各成员学校核心办学环节的良性互动。建设具有总校制特点的优质课程开发、共享、配送机制,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培养学生基础素养。

3.建立骨干教师流动机制。按照“总量不变、结构合理、促进均衡、盘活优化”的原则,实行定期交流制度。总校至少派出校级、中层领导各1名,市级骨干教师2~3名到成员学校任职任教,成员学校派出相应人员到总校交流任职任教。

4.建立教学研究和指导机制。总校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协调开展教师教科研活动,组织开展学段衔接、学科衔接等方面的专题研究,特别加强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和身心发展衔接研究,探索中小学共同发展新模式。

5.建立拔尖学生共培机制。实施拔尖学生六年培养计划,适当下沉初高中课程,以多种形式开展联合培养。探索在初中阶段建立1—2个实验班,由初高中双方联合举办,实行初高中双导师制度,对实验班课程实施初高中课程一体化设计。

6.建立完善招生入学机制。建立适应总校制办学改革的招生入学新制度,按照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指导总校依法依规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划片就近入学、初中划片对口招生入学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覆盖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缓解择校矛盾,促进教育公平。

7.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制订总校制办学考核指标体系,整体评价总校制的办学情况,重点考查优质资源增量与校际差距缩小情况以及每所学校学生进步、教师成长、学校持续发展情况。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绩效评价,将学生、家长与社区老百姓满意度,作为检验总校制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尺。

(二)实现“六个统一”

1.统一人力资源管理。在总校设立教师资源管理中心(处),管理协调教师人事调配,实行人员统一管理、成员学校执行校长统一任命、人员统一招聘使用。

2.统一财务管理。根据教育管理体制和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成立总校财务核算中心,对内部各成员学校的财务实行统一会计核算和财务收支管理。

3.统一教学业务管理。探索实行融通和基本同步的教学管理模式,制订大致统一的教学计划,加强同一学科的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作业量、辅导内容和阶段测试要逐步接近和基本保持一致。

4.统一信息化建设管理。实现总校与成员学校网络信息无缝对接,促进资源共享机制的进一步落实,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发挥信息平台在校际课程资源共享、教育教学研究、质量监控和素质评价等方面的作用,拓展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时空,优化教学环境。

5.统一质量监测管理。统一研制相互衔接的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教学质量标准,统一对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素质发展水平进行监测。

6.统一绩效考核管理。实行绩效统一考核,总校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自主分配,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薪酬分配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三)保持“三个不变”

1.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保持不变。全面启动并完成总校制组建工作后,总校及成员学校的性质保持不变,原有人员的身份保持不变。

2.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保持不变。组建总学校后,市、区政府对各成员学校实行的财政投入政策和渠道保持不变,及时足额拨付。

3.教师待遇标准保持不变。总校和成员学校人员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终追加绩效工资、文明单位奖金、综治奖、创城奖等保持不变。同时,视总校制推进情况,本着就高不就低原则,可以对成员学校教师待遇标准进行调整。

五、实施步骤

(一)组建市级总校。2017年,在市属层面组建6个市区总学校,即三明二中与列东中学、三明八中组合,三明一中与三明三中组合,三明市实验小学与梅列区第二实验小学组合,三明学院附属小学与三元区建设小学组合,三明市实验幼儿园与三元区东霞幼儿园组合,三明市妇联幼儿园与梅列区六路幼儿园组合。全面启动三明市总校制改革,实现市属优质教育资源有序有效下沉,总校制开始有效运行,有关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二)组建区级总校。梅列、三元两区在2017年认真研究并积极对接市属总校制改革的基础上,2018年,在区属学校探索开展总校制办学改革,带动发展相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新建学校,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

(三)组建县级总校。2018年开始,市区基础教育总校制办学改革开始向县级基础教育学校推广辐射。

六、强化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三明市区总校制办学改革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市直有关单位和两区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挂靠市教育局,负责总校制的具体建设工作。三元区、梅列区要参照本意见,抓紧制定本区组建总校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及时序进度,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二)强化经费保障。市总学校成立后,区政府举办成员学校的主体责任不变,区财政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培优补差、教师交流、课程开发、教研培训等开支。对总校制办学改革中市、区级应承担的投入,如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学科建设、教师培养等,要按规定和标准纳入预算。同时,建立向省上争取项目资金的机制。

(三)强化政策支持。市、区两级有关部门要从有利于总校制及成员学校发展出发,突破原有的体制、机制,在领导职数、编制、职称、人才流动等提供优惠政策。总校、成员校在不减少领导职数基础上,适当增加领导职数,用于派驻到其他成员校任职。进一步统筹高级职称和编制,切实保障成员学校骨干教师的合理流动,形成骨干教师共享机制。落实绩效工资倾斜政策,对有两校任教经历的教师,在专业职称晋升上应予以优先考虑。

(四)强化专业支撑。市教科所建立课题组,为市区总校制提炼经验与实践案例提供服务。市、区两级教科研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设计和开展以总校制为平台的各类教研和科研活动,引导各成员学校提升内涵。干训、师训要重点关注总校制的干部和骨干教师培养。

(五)强化舆论宣传。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对总校制中涌现出的“家门口的好学校”,以及推进总校制的经验与成效及时进行总结和宣传,引导和动员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总校制的良好环境。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9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